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文明单位创建

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邵阳工业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
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发布时间:2019-09-17 09:21 来源:局办公室    字号:
分享到:



     

      9月9号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邵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工业振兴专场,在市体育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市工信局发布70年来邵阳工业振兴发展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邵阳智造”蔚然成风,70年来邵阳工业发展走过了一段曲折向上的发展历程。特别是1992年,邵阳液压件厂生产的低噪音柱塞泵装备澳大利亚的通讯卫星,为我市工业制造业发展写下了“飞天”一笔。


     邵阳工业有过辉煌的时期,也有过企业改制的阵痛。工业企业通过改制让一批国有企业实现了华丽变身,一些支撑邵阳工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应运而生。在国有企业浴火重生的同时,我市民营工业也异军突起。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为我市工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2016年,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文密同志首次提出了“一核一带多点”工业走廊战略,也就是“以邵阳经济开发区为核,以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为带,以各县市区工业园区为点,打造湘中、湘西南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工业中心。”为确保这一战略构想成为现实,市委市政府着力从规划布局、出台支持政策、落实改革措施等方面着手,高方位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随着“一核一带多点”战略的深入推进,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集群脱颖而出。为切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对企业开展精准帮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努力降低企业成本等主要措施。


     为推动企业“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邵阳市加快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17-2020)》。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个,为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品升级”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速度。2018年,邵阳高新技术企业达811家,是2015年的2.5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41.2%,创历史新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邵阳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去年以来,对全市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散乱污”企业以及“僵尸”企业落实了整改处置措施。二是取缔“地条钢”。加大了对普钢企业、铸造企业、特钢企业等落后产能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形成了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监测网络,坚决杜绝了违法违规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地条钢”行为的发生。三是整治“散乱污”企业。根据“淘汰取缔一批、整治提高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的原则,对列入淘汰类“散乱污”企业依法依规完成关停取缔。到2020年,“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将全面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来,我市工业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战胜了种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工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仅2018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1%,增速为全省第一名,完成新入规企业255户,连续5年全省前3名,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566户,占规模企业总数的40.1%,“四百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新开工项目156个,新招商项目100个、新竣工项目100个。特别是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区域内实现了规模工业总产值1726.27亿元,占全市的79.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10.59亿元,占全市的79.1%,累计实缴工业税金17.98亿元,占全市的70.5%,实缴工业增值税金13.07亿元,占全市的74%,这些指标凸显了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在全市工业中主战场的地位。为我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