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工信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市工信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在工信领域落地落实,大力实施产业培塑行动,以构建“3×3”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持之以恒稳增长、育企业、抓链群、促转型、优服务,全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获省政府大抓落实表扬激励。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等情况。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近几年普法考试参学率、参考率、通过率均达100%。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邀请省厅领导、司法部门专家举办法治专题讲座培训。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工商联、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邵阳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加强现代企业治理”专题培训,聚焦企业高频高发法律风险,结合劳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等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宣讲,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培训民营企业中小企业100余家。用好局门户网站“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发布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等;加强普法宣传,利用“宪法宣传周”“无线电宣传月”等时机,送法下乡、进社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注重宣传与工信职能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先进制造业条例、散装水泥条例等法律法规,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共发放《宪法》册子、法律传单等800余份。
2.履行法定职责、推进依法行政情况。一是以法夯根基,工业增长更稳健。贯彻实施《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牵头出台关于支持重点存量企业扩能升级的政策措施,工业经济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增速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工业固投增速13.7%,居全省第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速24.8%,居全省第3。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工作获省政府大抓落实表扬激励。全市新增5G基站2946个,累计建成12720个,总量居全省第4。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新增企业上云11161家、上平台1366家,新增智能制造企业50家、产线121条、工位1610个,均率先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二是以法兴产业,产业发展更强劲。牵头出台《邵阳市打造“4×500”特色轻工产业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起草《关于支持打造邵阳“百亿白酒优势产区”的若干措施》,产业培塑扎实有效,九大产业链实现总产值4096亿元,同比增长8.6%。全市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全省第1,省级产业集群9个、全省第3。三一专汽成功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破零,湘窖酒业、湘中制药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省级制造业单冠11家。三是以法提能力,依法行政更规范。落实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配合做好2021-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专项评估。梳理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目录、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免罚事项清单等“三个清单”。组织执法岗位人员网上学法和执法考试,新增4名具备执法资格人员。依法依规开展环保督察反馈工信领域问题的整改工作,在企业改制、信访维稳及重大合同签订等工作中充分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四是以法优环境,“送解优”服务更深化。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深入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创新组建“政法巡回服务专家团”,着力破解企业劳务、产权、民间借贷纠纷及涉税风险等法律问题,工作经验获中央政法委推介。共帮扶解决市本级“白名单”企业问题诉求138个、办结率100%。扎实推进“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512个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制造强省项目库,总投资621.5亿元,数量居全省第2位。办理国、省企业欠款投诉平台交办问题线索14条,清偿率100%,投诉办理工作居全省第1位,获得全省先进单位。
3.接受人大监督情况。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努力把人大的监督转化为工作动力;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信发展,主要领导专门述法、班子成员述职报告中包含述法内容。2024年我局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6件,其中主办6件、协办10件,建议办理满意率为100%;重点处理建议1件,社会评价评审93.2分,在全市参评的17件重点处理代表建议和10件市政协重点提案评审中排名第2位。
4.抓好执法检查整改情况。配合做好省、市人大关于中小企业“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牵头抓好执法检查清单问题整改。针对“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数少、力量不足、规格较低,在全省市州中靠后”的问题,积极协调沟通、争取支持,2024年服务中心新增编3个,目前有8个编。针对“奖补政策落实有待加强”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奖补政策落实,2024年市本级兑现制造强市资金1138.2万元,专精特新企业奖补资金411.6万元。邵阳经开区为企业兑现租房补贴、装修补贴1316.81万元。针对“用工难、引进人才难”的问题,开展产业人才职称评审专场,全市各类民营企业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申报工程系列职称,2024年初级通过27人、中级通过154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不足。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省内各市州中处于较低水平,今年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中,虽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得以保留,但资金规模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2.行政执法力度不大。由于我局下属二级机构市墙改办的行政确认职能只有初审权,终审权在省散墙办,民爆安全、无线电的执法职能在省级,电力执法支队及能源利用监测站职能划出等多方面原因,使我局原本偏弱的执法职能变得更为有限。截至2024年仅有行政处罚4项、行政检查2项、行政确认1项,除开展行政确认初审和行政检查外,一般采取柔性执法方式,很少采取行政处罚方式。
3.普法宣传合力不够。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监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上,重视程度不够,配合不够紧密,普法工作定位不精准,缺乏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普法合力不强。深入企业较少,企业运用涉企法规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没有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培训,规范工作程序。认真落实“每年至少面向干部开展2次法治专题讲座或法治教育培训”等专题学法要求,充分运用好应知应会考试结果,不断提高干部法治素养水平。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提升宣传效果。认真梳理现有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查漏补缺,健全相关制度,推动依法行政制度化。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完成公平竞争审查专项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及时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公示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规范性文件管理水平。
二是强化精准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能。加快梳理、公布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把握好柔性执法尺度,提高执法精准性,做到执法力度与温度并存。加强执法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好亮证执法、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结果公示等要求。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力度,落实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坚持贯彻落实好中小企业促进“一法一办法”,持续做好省、市人大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将剩下的“法规学习不深入”等3个需长期坚持整改的问题持续推进。协调推动落实好省财政厅关于政府采购中要预留中小企业份额的有关措施。
三是提升服务企业质量,优化发展生态。扎实推进园区产业链群建设提升行动,指导各园区因地制宜重点协同发展1—2条产业链,每年选取10个产业集群,开展国省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形成错位有序、特色鲜明的园区产业链布局。持续深入开展“送解优”行动,继“早春行动”后,持续开展好“清凉行动”“金秋行动”“暖冬行动”等主题活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点对点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诉求,集中解决一批行业共性问题,着力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全面摸排地方政府拖欠企业款项,持续推进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推进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数改智转网联,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化应用。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聚焦重点产业链企业,组织智能制造专家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打造更多省级和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
特此报告。
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3月26日